返回231. 231(二更) 益州局势(2/6页)  千里江风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月刊到如今,蔡昭姬对“新闻”素材的敏感程度已经很高了。

她当即从可用素材里翻出了一项,便是那祭天的太牢礼。

发觉此物的规格比寻常的猪要重很多的,只有当日行到明堂辟雍参加典礼的人。

但只要有“人证”就好办了。

这还并不是只有一个特例,而是并州在畜牧养猪行当的发展下所形成的普遍成果。

乔琰领军入主长安的时间还短,并未来得及将一系列的种田畜牧框架搬到关中来,现在正好借着祭天之礼来上一出对外的宣传。

这个消息对于有人证的关中来说,听起来都有些匪夷所思,更何况是并未亲眼看到这一幕的袁绍。

他当即回道:“纸上所书,陛下不可尽信,此妄言也。”

他话刚说出,来使就朝着他投来了一个仿佛在看蠢蛋的眼神。

这个反应让他很难不揣测,这个消息或许是真的,否则他往后大可以拿着这个乔琰送来的假消息去反击。

只是他显然不能在此时将自己说出的话收回去,只能硬着头皮保持着面色从容。

他在此时又听刘辩说道:“这上头还说,天下旱情大多有周期循环,为防近年内再出现旱蝗之祸,并州凉州已陆续完成了开凿水渠的事宜,如今将发展到关中。”

在刘辩的记忆之中,还有对当年三辅蝗灾的印象。

彼时的旱灾蝗灾让三辅之地的流民陆续涌入京畿,在宫中也能听到人心浮躁之言,空中成群的飞蝗也显然不会避让开宫室,只因对它们来说无处不可去。

偏偏写出这篇记载,又将凉州并州二地水利工程介绍而来的伏寿,和刘辩有着相似的当年印象。

在她写下这些文字,以让关中民众生出信心的时候,其中种种陈述对司隶人士来说的代入感不是一般的高。

这让刘辩下意识地就担心起了邺城的情况。

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,他觉得袁青州好像时常走在乔并州的后面。

虽然按照眼下的情况看来,乔琰和刘虞要想稳定关中,并不是在一时之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,但这种相互对峙的局面到底还可以持续多久呢?

以刘辩的经验,他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复。

听袁绍回说近年来风调雨顺无需担忧,刘辩保持着将信将疑的心态,将手中这一份月报中与刘虞登基有关的东西都给跳了过去,而后翻起了下面的,便随手抽出了其中的一份。

可他拿起的,大概也是袁绍最不想看到的一页。

在袁绍听到刘辩惊呼出了“袁青州”三字的时候,袁绍心中一紧,陡然生出了个不妙的预感。

得亏刘辩还记得先将使者给送出去,这才问道:“袁青州,你真的欠了那么多粮食吗?”

一听这话,袁绍眼前一黑。

之前连袁术都知道了这件事,还从远程表达了对他的嘲笑也就算了,这件事他原本是瞒着刘辩的。

反正对袁绍来说,欠了乔琰这个数额的粮食,与只欠上三五万石的情况也没什么不同。

在双方已经撕破脸皮的情况下,这就是一笔没有必要再还的东西。

但乔烨舒……乔琰这混账!她怎么敢将这种东西当做并州民众的读物?

别以为袁绍没听到来使在一开始就对这些月报的性质做出了解释!

总算跟刘辩解释清楚了此事无关痛痒后,袁绍回府就掀掉了桌案。

从对方这种肆无忌惮的炫耀和扎心的表现里,袁绍只觉得自己才因为公孙瓒与他联盟变得好了不少的心情,在此时又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。

而当从那种涌到头顶的狂怒中收回了几分神思后,袁绍又忍不住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。

乐平月报这种东西,若是真的如送年礼的使者所说的那样容易获得,从田丰出发往并州到如今的时间也不算太短了,他早应该看到此物的才对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