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皇的不恭摆到了台面上。
但是,满朝上下,都像是瞎子一般,置之不理。
于是,朱祁镇不得不悲哀的承认一个事实,那就是……
他最大的作用,从回到京城的那一刻,就已经消失了。
如今,天位有主,朝局稳定,群臣之所以始终关注他这个太上皇,唯一的原因,就是他还代表着大明的颜面。
堂堂的太上皇帝,却被人囚禁在千里之外的虏廷,这是大明的耻辱。
所以,对于大明来说,迎归太上皇,是不得不做的事。
但是,当他真正回到了大明,这点作用,自然也就消失了。
剩下的,无非就是彰显新天子的法统,让天下看到天家的和睦,看到新天子的仁慈大度,看到新天子的伦序有道。
他存在的意义,将完全变成为新天子而服务。
既然如此,那么,新天子的感受和形象,自然是被摆在第一位的。
天子执意要保舒良,群臣只能让步,天子要大张旗鼓的办仪典,群臣不仅要办,而且要尽心的办,天子在仪典上任性不跪,群臣劝谏无法,也只能顺着。
不仅如此,在官方的文书当中,还要‘为尊者讳’,隐去这无足轻重的小小细节,让天下人看到的,是一个敬重兄长,宽厚仁慈的天子形象。
朱祁镇明白,长此以往,他会慢慢的被遗忘在南宫,直到无人记得的时候,再突发‘急病’,撒手人寰。
或许,随之而去的,还会有钱皇后,周贵妃等人,当然,她们是‘自愿殉葬’,死后会被追封追谥。
至于他的皇子们,会被优待,赐一个大大的封地,然后被配上一整套完备得力的王府官,前去封地就藩。
等到再过几年,太上皇暴毙这件事情也无人再提起,他的这些皇子,就会被各地官员,以各种方式参劾。
然后,天子在数次宽宥之后,不得不忍痛削去王爵,将人发往凤阳高墙囚禁。
而这些,在朝堂之上,不会掀起丝毫的波澜,一切都顺理成章,天下万民,依旧会称颂天子为圣天子,只有他这一脉,再无一丝生机。
这并不是朱祁镇的臆测,而是,真正的正在发生的事情!
朱祁镇不会坐以待毙,所以,他只能自保。
虽然他早已经退居南宫,宣布不理政事,但是,当他的身影彻底从朝堂上消失的时候,也正是他的死期。
何况,还有太子!
虽然说,对于朱见深这个庶长子,朱祁镇并不算特别喜欢,但是,到了如今,这个太子,却成了他能够参与政事的唯一手段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只要朱见深能够稳坐东宫位,那么,他这个太子之父,即便身在南宫,也不会被人全然遗忘。
所以,不论是为了自己,还是为了太子,朱祁镇都不能真的不理世事。
所幸的是,虽然这段时间自己不在京城,但是,母后依旧聚拢了一些势力,足堪可用。
但让他没想到的时,他回京之后第一次真正插手政事,就落得了个灰头土脸。
原本,对于任礼的失利,朱祁镇只是感到有些焦虑,焦虑于自己在朝中失去了一大臂膀。
但是,在阮浪的推波助澜下,朱祁镇察觉到,自己只是任礼用来联合其他勋臣,遮掩他罪行的工具,于是,在焦虑之外,朱祁镇又多了愤怒。
越是落到这个境地,他心中的那根弦就越敏感,事实上,这也是他最终选择相信朱仪的原因。
他需要有一个忠臣,来让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众叛亲离。
但,帝王之心永远是矛盾的,朱祁镇的心里告诉他朱仪可以相信,可廷议上发生的事情,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。
再加上太子出阁的事情迟迟拖延,朱祁镇迫切的需要有个人能和他商量一下。
所以,哪怕他知道这样很张扬,但是,他还是下了诏书,让常德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