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164. 义战不义战 一章半合一,作收6w5加……(3/4页)  木兰竹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在荀子的拐杖威逼下,朱襄暂代了荀子祭酒一职,每日都得去学宫打卡上班,备课讲学。

他恍惚间回到了前世,站在大学三尺讲台上的时候。

只是现在,他从一个农学教授,变成了文学教授、哲学教授,有点术业不对口。

学生们心中有对朱襄此话的不认可,但他们都没有反驳。

人的名树的影。到了荀子那身份地位,可以直言辱骂孟子是祸国殃民的贱儒贼子。长平君朱襄公只是委婉地说有些许不认可之处,已经温和太多。

“我认为的春秋无义战,是从民众出发。”

“在座者多是士人。但即便是士人,肯定也吃过战乱的苦。你们都知晓,我是庶人,父母皆是无名无姓,从泥土里刨食的农人。耕战、耕战,战争和我这种庶人关系最为密切。”

“打仗时征的粮,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救命粮;打仗时征的兵,是我们的亲朋好友,是我们自己的命。”

“仗打赢了是国君的丰功伟业,打仗时家破人亡的代价却是由我们一个个无名无姓的庶人承担。”

“到了百年之后,功过评说成王败寇,也只会说君王如何如何,我们不过是王座下的枯骨。就算有人提起,也不过会被君王后世的崇拜者说一声‘理应的代价’。”

“从我的角度出发,从庶人的角度出发,我认为春秋无义战。”

有学子尖锐地问道:“诸国中以秦国发动战争最为频繁,既然朱襄子认为无义战,为何要帮助秦国?因为你是秦太子之舅父,所以权势比本心更重要吗!”

朱襄看向那位对自己有怨愤之词的学子。

那学子的言语中带着楚音,他是楚人。

或许他的家乡曾经还是已经变成了南秦的南楚。

“春秋无义战,先辈们想了许多办法来结束这些不义之战。比如游说国君不要再打仗。”朱襄问道,“你说,这些游说有用吗?还有,我要更正一点,自周王室东迁之后,发动战争最频繁的不是秦国而是楚国。你可以翻一翻《春秋》。”

那学子脸色立刻涨红。

就算他记不得《春秋》中所写的各国发动战争的次数,但朱襄公既然如此肯定地说出来,他也知道朱襄公说的肯定是对的。

“不用紧张,这不重要。”朱襄安抚道,“你的家乡正在战乱中,我明白你的心情。既然你来到咸阳学宫求学,我想你心中也一定渴望这个问题的答案。如何让国君结束不义之战?”

朱襄没有继续讲课,让学子们自行议论。

待一刻钟后,他敲了一下讲台上的铜钟,让学子们安静下来,请学子们举手发言。

能千里迢迢来到咸阳学宫求学的人,他们都有胆量,有追求,也有自己的底气。

这样的人,才华见识都不会差。

所以朱襄抛出问题之后,他们的回答都很中肯,也都很绝望。

国君是绝不可能停下战争的。

坐在国君的位置上,荣华富贵已经到了那个国家的顶点。只要他们有雄心,就一定会追求更大的功绩,攻城略地掠夺人口在所难免。

如果是以前,一个贤明的周天子可能会压制住诸侯的野心。但自周王室东迁之后,贤明的周天子也已经无能为力了。

“无论哪一家学派的先辈们,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。”朱襄道,“要结束不义之战,唯有统一,让这片天地只剩下一个国家,一个国君。”

他背着手,长叹一声:“若以结束战乱,统一天下为目的而出兵,这应该是符合大义的。如果统一天下的国君懂得休养生息,勤政爱民,是一个贤明仁爱的君王,那么这样的战争从结果来看,就肯定是符合大义的。”

“只是倒在统一战争兵锋下的人,他们就一定是不义的吗?”

“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,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的生命,难道就是可以被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