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83章 亡羊补牢(3/6页)  怪诞的表哥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,且他家中有五人以画技扬名,被称为“五李”,分别是李林甫、其父李思诲、伯父李思训,堂兄李昭道、侄儿李凑。

其中,李思训画技最高。

李思训早在开元六年已去世了,但其一生成就甚是了得。在唐中宗朝就是宗正卿、陇西郡公。当今天子即位之后,封彭国公,官至右武卫大将军,去世后谥号“昭”,陪葬桥陵。他擅画山水楼阁、木走兽,时人评为“国朝山水第一”,可见其能。

早年间,李思训也曾为圣人在宫殿中画了嘉陵江的山水,费了数个月的时间,笔格遒劲,意境奇伟。圣人极是喜欢那幅壁画,以“青绿山水,金碧辉映”盛赞之,世称“李将军山水”。

待到开元八年,兴庆宫改建,大同殿重修,那幅壁画没能保存下来。李隆基大为遗憾,才有了后来让吴道子往蜀中写生一事。

故而,吴道子对此事极感压力。为了不逊于李思训,在蜀中待了足足五年,日夜观嘉陵江,将它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都铭刻在心中了才敢回来。

日复一日的月沉日升,他看过星光下无数的浪,终于挥毫泼墨。

笔尖灵活地在墙壁上游走,不像是在作画,倒像是把吴道子心中的嘉陵江水倾泄而出。

薛白进入华清宫后殿时,见到的便是这样的情形。

吴道子的背影在他眼中一点都不显得苍老,像是嘉陵江上空的一只仙鹤,口中衔着草木,搭建着一丘一壑。

“圣人七夕安康,臣…”

李隆基正负手站在吴道子身后专注地看着,抬起手,打断了薛白的行礼,示意他安静。

这个皇帝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,此时已被吴道子的画技深深地吸引住了,感慨道:“道玄之画艺,更上数层楼了啊。”

因圣人如此姿态,贾昌也不敢斗鸡,整个后殿十分安静。

偶有赶来赴宴的妃嫔到了,惊讶之余也放缓了脚步,提着腰间的彩练,轻柔地入座。

只有袁思艺懂圣人的习惯,时不时斟一杯酒递到圣人手中,让他边看边饮。

“听。”

也不知过了多久,李隆甚忽然开口,环顾殿内,问道:“听到了吗?”

诸臣愕然。

李隆基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,放在唇上作了个噤声的动作,让众人用心去听。

“朕听到了嘉陵江水的声音,你等听到了吗?”

薛白目光落处,吴道子已画了半面墙,嘉陵江水已蜿蜒于大殿之上。

他没有听到水声,只感到艺术的气息浓郁。

“臣听到了。”杨国忠应道,“臣见了吴公的画,仿佛回到了蜀中啊。”

“拿琴来。”

李隆基兴致很高,轻拢慢捻,连着弹了好几曲。琴音袅袅,使得众人仿佛真的置身于悠然的山水之间。

月华渐浓,吴道子也落下了最后一笔。

顿时,三百里嘉陵江风光跃然于墙面之上。

“妙哉!”

殿内响起了无数的赞誉之声。

吴道子气力用尽,手中画笔落下,人也跌在殿中厚厚的地毯上。

李思训画嘉陵江用时数月,极是缜密工细,连草木上小飞虫也纤毫毕现,又以无数细节堆垒成了金碧辉煌的巨作。吴道子心知在这种画法上李思训已做到了登峰造极。因此,他反其道而行之。

他只在一日之间,用粗简的笔墨,画出了嘉陵江的意境。把山的壮丽、水的旖旎,凝注在每一笔每一划里。

酣畅淋漓,一挥而就。

这是吴道子用毕生功力与那逝世多年的李思训做的一场较量,无关胜负,只关乎于对绘画的热爱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